上半年山西煤炭行业亏损超40亿 连续亏12个月
- 编辑:兰质薰心网 - 67上半年山西煤炭行业亏损超40亿 连续亏12个月
李忠娟表示,自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出台一年来,今年1-9月,钢铁、水泥、电解铝、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%、14.4%,31%,6%,而且投资主要是用于一些续进项目。
根据部署,实施上述相关措施后,每年将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400多亿元。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根据《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》,下一步还将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。
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。此后若要收取行政附加费,必须进行听证,改掉往日很多收费都不听证的坏习惯。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和监督体系,禁止通过违规调库、乱收费、乱罚款等手段虚增财政收入。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,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,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。方向是收费的合理化、法定化、透明化,要减少收费过程中的腐败空间。
据统计,涉及煤炭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度有几十种,包括矿业权价款、水土保持费、土地使用费、环境治理保证金、可持续发展基金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,乃至占道费。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认为,最关键的是彻底执行,破除垄断部门利益,防止一边清理,一边新增名目收费的怪圈再次出现,继续挤压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空间。此外,李新创还预测,2015年中国生铁产量将同比增1.6%,达7.32亿吨左右,测算需消耗铁矿石11.57亿吨左右,由此预计201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将达10亿吨,同比增长6.4%。
钢协常务副秘书长、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12月6日透露,2014年1~10月,中钢协统计的88家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,累计盈利同比增61.3%至226.56亿元,上年同期为盈利140.43亿元李新创认为,在力拓矿业巨头的扩产计划完成后,国际铁矿贸易市场中供应大幅增加,而铁矿需求量却增加不大,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中国,因经济增速放缓、环保压力骤增等压力,钢铁产量增速大幅降低。李新创在2014铁矿石发展高峰论坛上称,前10月,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,实现工业总产值2.48万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3.01万亿元,同比微降1.03%。钢材出口增速高于产量增速,可见国内钢材需求依旧疲软。
至11月下旬,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85.64点,较年初下降13.32点。但仍有21家钢企处于亏损境地,亏损面为23.86%,亏损额同比下降24.1%至90.14亿元,钢铁主业经营仍然困难。
但平均销售利润率依旧低下,仅为0.75%,钢铁主业仍然困难。据李新创介绍,1~10月,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.1%至6.85亿吨,增速较上年回落6.2%。除了需求不振以外,钢价也基本处于下跌通道。铁矿石作为影响钢企盈利的重要因素,其未来价格走势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年初至今,国内钢材价格仅在4月份小幅回升,其他时间整体保持下行趋势。钢协常务副秘书长、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12月6日透露,2014年1~10月,中钢协统计的88家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,累计盈利同比增61.3%至226.56亿元,上年同期为盈利140.43亿元。前10月粗钢日均产量225.4万吨,相当于年产8.23亿吨的水平。而钢材出口高速增长,前10月累计出口7389万吨,同比大增42.2%,进口钢材仅同比增4.1%至1209万吨。
此外,李新创还预测,2015年中国生铁产量将同比增1.6%,达7.32亿吨左右,测算需消耗铁矿石11.57亿吨左右,由此预计201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将达10亿吨,同比增长6.4%。不过,得益于铁矿石价格的断崖式下跌,钢企盈利空间得以加大。
结合全球铁矿石成本分析,未来矿价将在70~80美元/吨波动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,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。
他分析说,新常态能够兼顾三个平衡,一是增长和消费的平衡。但曹和平提醒说,明年我国应该在维持经济增长方面增加更大的力度。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,将交出怎样的答卷?曹和平认为,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没有问题的,但环境和减排领域的任务或许没有完成。由于该会议将为来年经济发展勾勒出框架,因此也被坊间喻为中国今年的最后一件大事。一万亿投下去以后,大概需要9个月时间才会起作用。相比之下,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的态度要乐观得多。
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提高产业整体素质。而曹和平认为,明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不会太好看。
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日召开。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
而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可能仍然跟往年一样的讨论,但是重点应该是前几方面的内容。二是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。
三是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。加强民生保障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如果经济增长趋势再行减缓的话,再想拉起来就不容易了。对此,曹和平表示,从8.5%11.5%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区间向6.5%8.5%的增长区间过度,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形成。
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。
估计到明年四季度,经济差不多会趋稳。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,也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。
●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: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。
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。这三个平衡会做的更好,而这也是新常态下转型的合理性。尽管经济增长率会回落到7.2%左右,但是由于最坏的情况基本上已成过去,总体情况将好于今年。不过他也指出,当前服务业增速不错,考虑到就业人数、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,以及今年的其他一些数据,估计明年的就业问题不会太大,进出口也将会维持常态。
不过,对于明年经济发展的态势,机构和专家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。因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经济体,船大难转头。
这一政策组合至此已经连续五年。如果继续下行,要把它拉回来就得需要更大的力量。
与此前市场预期的宽松政策环境相一致,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,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。这一数字与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判断不谋而合。